![]() |
主要用途 | 維生素 |
生產許可證編號 | SC12063701406037 |
CAS | 58-27-5 |
型號 | 食品級 |
包裝規格 | 25*1 |
外觀 | 粉末 |
保質期 | 24個月 |
有效物質含量 | 99% |
主要營養成分 | 維生素K3 |
含量 | 99% |
是否進口 | 否 |
用途生化研究。該品與亞硫酸氫鈉加成即得維生素K3。生產方法以鄰甲基萘醌為原料,經冰醋酸和鉻酐氧化后在乙醇中與亞硫酸氫鈉加成而得。生產方法有兩種生產工藝。1.甲基萘用鉻酐氧化而得。將2-甲基萘溶解于冰醋酸中,攪拌冷卻到40℃以下,緩緩加入鉻酐與等量水的混和液,使溫度維持在35-40℃。加畢,在40℃保溫0.5h,升溫到70℃保溫45min,再升溫到85℃保溫15min,將反應物傾入大量水中,不斷攪拌下沉淀出2-甲萘醌。過濾,濾餅反復用水洗,至水溶液無酸味,濾干得2-甲Chemicalbook萘醌。收率51%。
1、局部可見紅腫和。
2、較大劑量可致新生兒、兒、高膽紅素血癥及。在紅細胞6-磷酸脫氫酶缺乏癥可誘發急性。
3、大劑量使用可致肝損害。肝功不全可改用維生素K1。
1、口服抗凝劑如雙香豆素類可干擾維生素K代謝,兩藥同用,作用相互抵消。
2、較大劑量水楊酸類、磺胺藥、奎寧、奎尼丁等也可影響維生素K效應。